close

  施平
  “霧霾使小白鼠鮮肺6天變黑肺”,“一旦變成黑肺幾無逆轉可能”——近日,一則關於PM2.5對肺功能影響的研究內容成為新聞,在多地霧霾高發的背景下,難免引起一陣恐慌,但相關實驗項目負責人很快出來闢謠。無獨有偶,清華大學一科研組發現一項新的腫瘤標誌物,被媒體解讀為“一滴血能檢測多種癌症”,該科研組也站出來澄清,指出商務中心該技術並非“滴血驗癌”,而是僅用於監測部分癌症病情和幫助評價治療效果。
  為什麼關於人體健康的科研成果頻頻被“誤讀”?是不是媒體刻意追求轟動效應,造成“不必要”的“誤會”?站在公允立場上,無論是媒體還是讀者,當然都應該具備銀行利率基本的科學素養,對各種“奪眼球”消息形成獨立的理性判斷,拒絕“人云亦云”。不過從以上兩條新聞來看,最先出現的文字,分別是“大鼠經隔天滴註6天后”和“只需肺癌患者的一滴血,就可用於病情監測和治療效果評價”,與相關專家“以正視聽”的說法並沒有太大差別。只是在網絡傳播中,最初的消息發生了變形和扭曲,演化成“謠言”。而正如過去造成不良影響的各種謠言,這一次被“誤讀”的兩條新聞還是關於人體健康和環境污染問題:“黑肺”代表著對環境污染的憂慮,“滴血驗癌”其實是人們對醫療技術提高的一種期待。
  足見,由於公眾對於健康和環境的焦慮,一些新聞在當前複雜的輿論環境中極容易被有意無意地折射和放大。比如, “黑肺”研究就被關鍵字廣告指得到某咳嗽糖漿廠商的合作支持,而所謂“滴血驗癌”其實也已經不是第一次被炒作過。這正好說明,我們國民的科學素養並沒有與焦慮水平對稱。根據上海健康教育所的調查顯示, 2011年上海市居民具備健康素養的比例是14.27%。全國數據更低。還有調查顯示,我國具備基本科學素養的公民比例僅相當於一些發達國家30年前的水平。
  在這種情況下,如何提高社會大眾“識謠闢謠”的能力,一方面有賴於更好地開展國民科普工作,加強國民科學素養教育,同時也離不開主流媒體發揮“去偽求真”的影響力。事實上,就在媒體的借款追問中,上述兩條“謠言”迅速露出了本來面目。這也正是兩條“謠言”給我們的啟示。
  (原京站美食標題:從“黑肺”到“滴血驗癌”,用科普驅散焦慮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m34imfsu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